讓娃說句“拜年嗑”咋這么難?!
新春佳節,家人團聚,喜慶又祥和。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,可8歲的悠悠(化名)卻不咋高興,因為每年春節時的拜年環節,對她來說太難了,看似簡單的“拜年嗑”,她就是說不出來。
“拜年嗑”給娃“逼”哭了
過年了,悠悠跟隨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家,每到一處,都有很多親戚。其他孩子挨個給長輩拜年、收紅包,一片歡聲笑語。輪到悠悠時,她的臉先紅了,含在嗓子里的吉祥話就是說不出來,急得爸爸媽媽連連催促??吹皆趫鋈说哪抗舛季劢乖谧约荷砩?,悠悠緊握雙手、心跳加速,終于“開口”了,“哇”地一聲哭了。悠悠的拜年環節就這樣結束了。
深層解析“拜年難”的原因
同悠悠一樣,無法開口說“拜年嗑”的孩子不在少數,長春市兒童醫院發育行為、心理科主任張曉敏說,每個孩子的原因都不同,大體可從3個層面來考慮。一是孩子性格因素。有的孩子性格開朗,愛表達,但有的孩子性格內向、靦腆,不善于表達,社交能力不強。過年期間,很多親戚都不熟悉,陌生感阻擋了孩子表達的意愿。二是家庭教育方式。80后、90后家長的教育方式中,更注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,孩子更有主見,不愿做的事很難去迎合別人。三是環境因素所致。傳統中,大家庭一起生活時很注重春節儀式感,小孩子耳濡目染,會傳承春節習俗?,F今,小家庭生活中,年的儀式感淡了,孩子們對春節習俗也更不了解了。
4點建議,供家長參考
鑒于以上原因,張曉敏提出4點建議。
1.提前做功課。家長多跟孩子講春節相關的知識,讓孩子多了解年俗;多介紹大家庭的情況,讓孩子有更多了解,打破陌生感;也可以躬身示范,讓孩子跟著學拜年。
2.多做練習。家長平時可通過游戲的方式,與孩子趣味性地練習拜年情景、不同場合該怎么說,練習多了,孩子的緊張感會有所緩解。當孩子做得好時,家長一定及時點贊,堅定孩子的信心。
3.選擇其它拜年方式。拜年的方式有很多,家長不妨與孩子提前溝通好,選擇其能接受的方式來拜年,比如:表演才藝。
4.多帶孩子參與活動。通過參加活動,增加社交機會,讓孩子逐漸適應人多的場合。
春節意味著團聚、祥和,如果自家孩子不愛社交,家長不要一味地埋怨,要多給孩子鼓勵與幫助,讓孩子在喜慶、祥和的氛圍中開啟嶄新的一年,健康快樂地成長。